去天津安里甘教堂,纯属慕名而来,教堂在浙江路和泰安路相交处,这里原来是英租界。
教堂由铁栅栏围成了院落,进入教堂院落不买票但得掏钱,在大门口点咖啡或点餐,才能放行,否则只能在大街上看看。据说这里的咖啡馆很有特色,当然点咖啡了。
安里甘是英文"Anglican"的音译,指英国圣公会(Anglican Church),其教堂建筑风格以英国传统为主。
天津的安里甘教堂由英国圣公会于1903年建成,最初专为英国人服务,因此被称为"天津的英国教堂"。该建筑由英国人设计施工,融合了英国传统建筑风格,是天津现存较完整的近代西洋宗教建筑之一。
安里甘教堂分主堂和附堂两座建筑,1935年,主堂火灾,烧毁严重,1936年复建。1941年1日军进驻了英租界,安里甘教堂也被日本牧师中村占据。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英国传教士才得以收回教堂。1951年教堂由中国传教士接管。此后教堂被排水管理处、煤厂、蜡烛厂和街道办的红声无线电厂的生产及储藏车间占用。1976年地震,教堂顶部瓦片大量脱落,被无线电厂生产科长为了建房需要,将瓦片运回了河北省老家。
2008年,教堂被腾退腾空,2009年,天津市政府投入960万元,对主、附堂进行修缮和加固,对院落进行了初步的环境整治,2016年,天津市基督教两会将安里甘教堂的使用权租赁给了澳大利亚籍华商郝博雅。 郝博雅租赁并改造教堂为艺术中心,结合展览、文化活动和餐饮服务,2022年底正式营业。
展开剩余93%安里甘教堂主堂主要用语举办展览、音乐会等活动,去的时候未开放,没有看到里面。主堂被称为哥特式建筑,但更显得敦实,没有常见的雕像,红色屋顶,灰色墙体,呈现出朴素之美,倒也耐看。附堂是咖啡店,装饰和布局很有特色,庄重与浪漫融合,宗教与世俗交汇,这番滋味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得到。
发布于:北京市杠杆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