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东方金诚
事件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922亿美元,比6月末下降252亿美元,降幅为0.76%;央行数据显示,7月末黄金储备为7396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
要点解读如下
外汇储备方面
我们判断,7月末外储规模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受当月美国与多国达成贸易协议推动,7月末美元指数比6月末大幅回升3.39%,结束了此前连续5个月的下跌过程。这意味着7月我国外储中非美元资产价格下跌,是当月外储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他方面,受关税战降温影响,7月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上涨,但美债收益率上行,美债价格走低。整体看,7月末我国外储中的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美元升值带来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近一段时期以来外储资产交易对外储余额变化的影响较小(2017年至2024年外储资产交易月均规模为84亿美元左右,相当于同期外储余额的0.27%),外储余额变化主要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两个因素牵动。
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都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未来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能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黄金储备方面
2025年7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九个月增加,但增量连续第五个月处于低位,符合市场预期。5月以来国际经贸摩擦态势有所降温,避险需求弱化导致国际金价出现小幅调整,但仍处高位。7月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展望未来,我们判断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背后是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主要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构成)中黄金的占比为7.0%,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未来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由此,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本文作者 | 研究发展部 王青 冯琳
阅读更多6月财政数据解读 | 财政两本账表现分化,下半年财政政策仍将积极发力
7月PMI数据解读 | 市场需求偏弱带动7月制造业PMI指数下行
热点关注 | 2025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分要点解读
热点关注 | 2025年7月MLF操作简评
2025年6月及上半年结售汇数据解读
]article_adlist-->权利及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评级结果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 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
由于评级预测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东方金诚对于评级预测以及基于评级预测的结论并不保证与实际情况一致,并保留随时予以修正或更新的权利。
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本研究报告仅授权东方金诚指定的使用者使用,且该等使用者必须按照授权确定的方式使用,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
未获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朱赫楠
杠杆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