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
本文1921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老王近来总觉得嘴里不舒服,一会儿是牙龈肿,一会儿又冒出几个溃疡点,说话疼、吃饭疼,连喝水都觉得辣。最烦人的是,这种情况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一回。
他开始以为是“火气大”,于是狂灌凉茶、吃冰西瓜,结果非但没好,反而腹泻不断。去医院一查,医生说:“你这是复发性口腔溃疡,根子在'虚火’,不是简单清热就能解决。”
这让老王懵了——“火气”还有真假之分?怎么一杯凉茶,反而把问题搞更严重了?
其实,像老王这样的“口腔溃疡常客”并不少见。很多人对“上火”理解模糊不清,处理方式也容易走极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上火、口腔溃疡背后的真实机制,并推荐一味中药,帮你从根本上调理这类反复的“火气”。
图片
一、口腔溃疡频发,真的是“火气大”吗?“上火”这个词,几乎人人都听过,但它并不是现代医学中的正式术语。临床上,我们常把它对应到复发性口腔溃疡、牙龈炎、咽炎等疾病。
这些问题确实与身体的免疫状态、微生态、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火”都一样。根据《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总结,复发性口腔溃疡多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
免疫系统失调:不少患者体内存在轻度免疫异常,导致口腔局部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族、维C、叶酸等缺乏,黏膜修复能力下降。
精神压力与作息紊乱:长期睡眠不好、焦虑紧张,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引发“上火”症状。
遗传因素:有研究显示,约40%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有家族史。
肠胃功能紊乱:不少“火气大”的人,其实根源在脾胃,吃凉喝冷反而加重病情。
所以,简单把口腔溃疡归因于“上火”,然后猛喝凉茶,其实容易南辕北辙。
图片
二、中医怎么看“火”?虚火、实火要分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火”并不只有一种。虚火、实火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实火:多见于体质壮实者,表现为牙龈红肿、口干口臭、大便干结、舌苔黄厚。这类人适合适当清热泻火。虚火:常见于长期熬夜、过劳、脾胃虚弱人群,表现为口腔反复溃疡、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这类人需要滋阴清热,调补虚火。
老王的问题,正是“虚火”。
这类人如果一味喝凉茶、吃寒性食物,非但不能灭火,反而会伤脾阳、损肠胃,让“火”越来越旺。
图片
三、一味中药,调虚火、治口疮,它是——麦冬面对“虚火上炎”引起的口腔溃疡,中医常推荐一味平补而不腻、清润而不寒的中药:麦冬。
为什么是它?《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麦门冬,味甘微苦,性微寒,主伤中,补虚劳,益气润肺,生津除热。”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麦冬含有甾体皂苷、多糖等成分,具有:
抗炎作用:可抑制口腔溃疡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促进修复:加快黏膜愈合,缩短溃疡周期。
调节免疫:增强局部免疫屏障,减少复发。
润燥生津:适合因熬夜、压力大、体质虚弱导致的“虚火上炎”。
图片
怎么用?最简单方式:麦冬煮水代茶饮。
做法:
取10克麦冬(药店或中药房可买)加500ml清水,小火煮20分钟温热饮用,每日2~3次注意:麦冬性偏凉,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不宜长期大量饮用。可搭配北沙参、玉竹等药材,增加温润调和效果,具体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图片
四、反复口腔溃疡,还需警惕三类隐性疾病1. 营养缺乏。如维生素B12、叶酸、铁等缺乏,会导致黏膜修复能力下降,造成反复口疮。这类人群常见面色苍白、乏力、指甲脆薄等表现。
2. 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可通过“肠—口腔轴”影响黏膜健康,诱发溃疡。
3. 系统性疾病。如白塞病、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以复发性口疮为早期表现,往往还伴有关节痛、眼干、反复发热等症状。
因此,别忽视“小小口腔溃疡”,它有时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图片
五、想告别“火气大”,这五个习惯你做到了吗?除了喝麦冬水,日常调整生活习惯,才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减轻内分泌负担。
饮食清淡: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管理情绪:焦虑、抑郁会加重免疫紊乱,诱发溃疡。
保持口腔卫生:每天刷牙两次,定期洗牙,防止细菌感染。
定期体检:如口腔问题反复发作,应及时排查隐性疾病。
结语:上火不是一种病,但它可能是多种问题的“表情包”。把握好“火”的类型,科学调理,远比一味清热解毒来得有效。
如果你也是“口腔溃疡老朋友”,不妨试试麦冬煮水,配合规律生活,或许能从根源上解决“火气”问题,让你从此远离“吃饭都疼”的困扰。
参考资料:
[1]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及治疗研究. 2023年.
[2] 《中药药理与临床》. 麦冬的药理作用与现代研究进展. 2024年.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 “上火”的中医认识与调理建议. 2023年发布.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杠杆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