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姚明,许多人自然会把他和一个数字联系在一起:4个亿。这不是他在篮球场上赚得的钱,而是他为了一个梦想主动放弃的财富。七年多前,他接任了中国篮球协会主席的位置,将一份价值4亿人民币的代言合同转交给了CBA联赛。当时,大家都认为,中国篮球的未来终于有了曙光。
然而,事情的结局却并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2024年10月,姚明任期结束,他悄无声息地卸下了主席的重担。没有任何盛大的告别发布会,甚至在官方宣布之前,还有关于他将继续任职的谣言四起。这七年里,中国男篮的成绩并不理想,连续无缘奥运会,亚洲赛场上也时常表现低迷。网络上的批评声一浪高过一浪。
曾经被视为中国篮球标杆的“移动长城”,似乎就这样悄然离开了。但事情真的是如此简单吗?姚明卸下重担快一年,他究竟亏了吗?后悔了吗?此刻的他,又在做些什么呢?
要聊姚明,绕不开他辉煌的球员时代,那是中国体育的一段黄金岁月。
展开剩余83%2002年,姚明作为状元秀登陆NBA,休斯顿火箭队瞬间成为了无数中国球迷的“第二主队”。那时,几乎每家每户都能看到一件火箭队的球衣,似乎没有它就跟不上潮流。姚明在全球最顶级的篮球舞台上,用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篮球智商,硬是打出了一片天地。他与奥尼尔的“姚鲨对决”至今仍是球迷津津乐道的经典之战。
姚明绝非单靠身高的“傻大个”,他的脚步轻盈,手感精准,且英语流利,具有东方人的幽默感,这些特质让他成为了一个全球认可的文化符号。他用实际行动,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运动员形象。
然而,天妒英才,长年累月的高强度对抗让他的身体渐渐不堪重负。2011年,年仅31岁的姚明因伤痛决定退役。那场退役发布会上,他说过一句话:“我离开了赛场,但不会离开篮球。”这句话如今听来依然让人感慨万千。
退役后的姚明转身成了上海大鲨鱼队的老板,继续深造,参与公益事业。凭借他的名气和商业头脑,他完全可以选择过着舒适的商人和慈善家生活,衣食无忧,受人尊敬。这个选择显然是很多人认为最明智的。
然而,时间来到了2017年。那时的中国篮球处于尴尬的境地:国家队成绩下滑,CBA联赛缺乏活力,后备人才匮乏。所有人都意识到,改革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姚明身上。
中国篮球协会主席这个职位可谓重如泰山,背后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和长期存在的体制问题。无论谁接任,都需要拥有强大的勇气与决心。姚明选择了迎接这个挑战,并为此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放弃一份价值4亿人民币的代言合同,放弃商业巅峰,投入到这项充满挑战的事业中。
在他的就职演讲上,他引用了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的决心与担当,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希望。大家相信,这个深知篮球、热爱篮球、不为金钱所困的姚明,一定能带领中国篮球走向新的辉煌。
上任后,姚明迅速启动了一系列改革。他推出了男篮“红蓝分队”制,将国家队拆分成两支队伍,为年轻球员提供更多国际赛场的机会。他大力推动CBA联赛的职业化改革,从赛程安排到裁判制度,力求让联赛更专业、更市场化。此外,他还发起了“小篮球”计划,力图从娃娃抓起,培养未来的篮球人才。
这些改革虽然方向正确,但现实却非常骨感。改革无可避免地会触动到深层次的利益,每一步都充满了阻力。而在竞技体育中,成绩才是最终的评判标准。2019年男篮世界杯,成为姚明任期内最大的失落。尽管比赛在中国举办,且握有最好的赛程和签位,但男篮最终由于关键时刻的失误,输给了波兰,失去了直接晋级东京奥运会的机会。
那场比赛后,姚明在更衣室通道中眼泛红光的画面深深印刻在了无数人的心中。当记者问他谁来为这次失败负责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这一句话,背负了无尽的责任。
此后,中国男篮的成绩持续低迷,连续两届奥运会无缘出线,亚洲赛场上的统治地位也已不复存在。网络上的批评声和质疑声接踵而至,有人说:“姚明当球员时是120分,但当主席却是个不及格的学生。”
这真的公平吗?或许并不完全公平。人才断层、体教结合的壁垒、联赛的深层次问题,都是姚明一人、一任期间无法解决的难题。在他担任主席期间,中国女篮曾重返世界之巅,获得世界杯亚军和奥运会铜牌,三人篮球也有了历史性突破。这些成绩同样值得肯定。
然而,作为篮协主席,男篮的失败,他必须承担全部责任。毕竟,他坐上这个位置时,就已经准备好承受这一切。
2024年10月,姚明最终卸任。没有轰动一时的告别仪式,一切都显得低调而平静。
但卸下主席职务的姚明,并未远离篮球世界。他只是换了一个新的赛场,一个或许更安静,但更加重要的赛场。人们发现,他的身影出现在了偏远乡村的球场,出现在“姚基金”的公益活动中。最近,他被拍到在贵州毕节的一所乡村小学,和孩子们一起投篮,弯下庞大的身躯耐心指导一个孩子,脸上的微笑透露着久违的轻松与纯粹。
姚明创办的“姚基金”一直致力于在乡村学校捐建篮球场,举办篮球季活动。他要把篮球的种子撒播到那些最需要体育精神滋养的土地上。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中国篮球的根,远不在国家队的奖杯和CBA的高光时刻,而是在这些简陋的乡村球场上,在那些为篮球而奋斗的孩子们身上。
如今,姚明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这件事。除了继续担任国际篮联亚洲区主席,他还可以回归家庭,陪伴女儿。
回头看,那4个亿换来的七年篮协主席生涯,姚明真的输了吗?
从国家队成绩来看,他未能实现让中国篮球重振雄风的梦想。但从另一个角度,他用自己的声望和牺牲,推动了改革的步伐,哪怕只有一点点进展。他让更多人看到了职业体育的复杂性和挑战,也让人们开始反思,中国篮球真正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他播下的种子,无论是“小篮球”计划,还是乡村球场上的欢声笑语,也许多年后会开花结果,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发布于:天津市杠杆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